返回列表 发帖

[原创] 周芬娜的“美食旅游”

周芬娜出身台大历史系、政大东亚研究所,又在美国读了电脑硕士,后来成为 《职合报》旅游版的专栏作家,并出版了一系列“绕着地球吃”的美食旅游文本。最近我阅读了她通过北京三联书店于2003、2012年分别出版的《品味传奇:名人与美食的前世今生》和《品味传奇II:大唐风范与民国范儿》。这是她近年来旅游中国大陆的记录,将旅游、美食、历史和人物传记融为一体,颇有意趣。

第一册中,作者分上海、浙江、江苏、广西几个部分阐述名人的口味偏嗜,民国政要蒋介石、汪精卫、宋美龄,黑帮老大杜月笙,电影明星阮玲玉,文人雅士张爱玲、胡兰成、徐志摩、梁实秋、鲁迅、朱自清、陆文夫、白先勇,甚至明清知味者吴敬梓、乾隆、曹雪芹和袁枚都有所涉及。每篇以旅游体验的描述始,以历史考据和作者点评终,附带人物小传和大量彩色图片。

第二册和第一册的格局基本一致,但包罗台湾、香港、安徽、东北、四川、湖南、天津、北京、福州、洛阳等地的美食,人物则有林语堂、王永庆、孙中山、邓丽君、张学良、唐鲁孙、萧红、袁世凯、林则徐、毛泽东、张大千、周恩来、宋庆龄、梅兰芳、武则天、慈禧太后、李小龙、金庸等,地域更为广阔,内容更为丰富,但也有驳杂、浅表之嫌。

看后的总体印象是,作者针对的读者群应该是对大陆各地的饮食传统和民国历史了解不深,但又热衷于享受旅游和美食者。周芬娜对大陆美食的体验,尤其是在第一册内,基本局限于导游安排的大饭馆或是卖“噱头”的“红楼宴”、“乾隆宴”之类。一次邂逅,短暂接触,她虽用生花妙笔刻画出另人垂涎的各色美食,但浅尝辄止,缺乏对家常饮食的全面再现,更遑论深入分析它们承载的经济、政治、文化信息。因此,周氏出品既不是对当代中国柴米油盐的平民生活的如实报道,也非政治经济学的学术著作。

罗列名人酷好的食物是《品味传奇》的一大看点和卖点,读者能据此想像衣香鬓影的上流社会生活、才子佳人的痴缠浪漫故事、乃至民国或更久远年代的独特风味,从美食中即小见大,似乎物超所值。但要注意,书中的“传记”颇多附会传言,不是铁板钉钉的史料,有时还有“低级错误”出现:如陆文夫小说《美食家》中的美食家名叫“朱自冶”而不是“朱自治”。这不一定是周芬娜搞错了,也许是三联的校对员工作失误。但象我这样习惯多想的读者,不免就要质疑作者的功课是否做得扎实。

这两本书的优点也很明显。平易近人,可读性高,适合茶余饭后消遣。“驴友”如对美食感兴趣,按图索骥、照此办理的可操作性也高,因为书中所记多半不是特别奇特、珍稀的菜品。当然,食客需要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才吃得起书中的知名餐馆。

论平实厚重,这两本书稍有不足,论轻松休闲则绰绰有余。三联出品,排版清晰,装帧精美。看完二书,除了“美食旅游”这个词,我想到的是美国人说的“咖啡桌书本”(coffee-table book)。这个词原指装潢华美,模样周正,放在家中咖啡茶几上既可当摆设,又能供主、客随意翻看,并含蓄地标明购书者身家的书本。我这里借用不含贬义。读者的需求千千万万,自不必要求所有的书籍都分析深刻,评论精当,学术价值高超。

--
能做一位旅游或者美食的作家、记者真好~
真羡慕可以到处旅游、寻找美食还能以此谋生。
真羡慕以寻找美食谋生作家、记者
晋江坑深,常备工具有躺椅,扇子,茶水,点心,瓜子,驱蚊水。外加一板砖。
起点水大,自荐武器为滑浪板,指南针,救生圈,游泳衣,潜水艇。
嗯,同意樓上,好幸福丫。
返回列表